今年1月份以来,全市拆违拆临势如破竹,半年时间拆除违建52708处、面积约2424万平方米。同时,按照“以建绿为原则、不建绿为特例”的原则,建绿透绿快速跟进。各区县因地制宜,有的建成观赏性景点、有的侧重生态环境改善、有的注重增加居民活动空间,受到周边居民普遍好评,环境提升了,看着都爽朗了,“还绿于民、还路于民、还山于民”稳步推进。
截至7月7日,全市共确认1879处为拆违拆临后建绿透绿地,绿化面积约199.5万平方米。其中已竣工1108处,面积92.8万平方米。对提高城区绿化率,改善空气质量,提升环境水平,起到重大作用。
3万平方米生态长廊现雏形
天桥区北绕城高架桥通道两侧设置了景观石,桥下已是一片苍翠。西侧桥下正在施工中,整体布置安然有序,造型独特,南面朝阳的部分以春花(北美海棠)和色叶植物(红叶石楠球)为主,常绿的大叶女贞和龙柏为背景,北侧则多以色叶植物为主。
今年1月份,北绕城高架桥下50余处违建被拆除。随后,天桥区城管局联合规划、园林、泺口街办等一起讨论制订利用方案。最终确定桥下长度1.6公里,空间约16万平方米,绿化面积可达9万平方米,剩余部分用做公交车停车场与普通停车场。现已绿化3万平方米。
2万平方米违建“绿色重生”
京沪高速崮山段高架桥下的违章建筑,大都是十几年前乱搭乱建的饭店、商铺和加工厂,对高速公路的通行存在安全隐患。今年1月份长清区对桥下48处违建进行拆除,面积达2.3万平方米。
违建拆除后,长清区城管局对京沪高速崮山段高架桥下进行了精心安排,绿化面积2.1万平方米。如今桥下开敞通透,小龙柏、冬青、扶芳藤、麦冬等耐阴低矮植被铺地,清新自然。
封门堵窗还绿于民
6月中旬,槐荫区营市街街道办联合城管等部门,对经六路与营市街交叉口的沿街门头房违建进行了拆除。时隔一月,原本开门开窗的墙面,已被重新封了起来,并重新粉刷画上公益广告,墙前还铺设了60余米长的绿化带。新种植的苗木有石楠、冬青球、樱花、百日红、木槿等,大约有6000余株。区园林局每天派专人看管,及时浇水。为小区打造精致的“后花园”。
寸金之地建起“迷你公园”
经十一路7号近600平方米的街头地块本属公共用地,后出现了理发店、服装店、超市、广告牌等违建。违建拆除后,历下区园林局随之跟进,结合周边居民区多绿地少的现状,将此地块改为一处街头游园。
游园以植物围合广场的空间形式建成,在靠近人行道绿化带的地方以种植小龙柏等低矮苗木为主,既考虑到游园内部的空间层次,又考虑了人在园中的安全;在游园与居民区交界的地方,种了一排竹子,既遮挡视线又保护了紧邻居民的隐私,还在喧哗的都市中辟出一处安静的“城市绿洲”。
引入社会资本“荒山”变绿地
在历城区龙凤山路西侧,有一片4000平方米工人居住的板房,今年2月份,唐冶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其拆除,拆后成为废弃“荒山”。后引入社会资本将其恢复成了绿地。
当前我市拆违拆临第三期第三批拆除名单已经全面启动,拆违拆临工作进入冲刺阶段,与此同时,建绿透绿也不断提速,大批精致绿色景观开始呈现。
|